尹山湖实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尹山湖实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2019-2020学年度)
一、指导思想
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健康的心理成为人才所必备的条件。因此,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越来越突现出来。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 “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
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制定了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二、工作目标:
学生方面: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教师方面:通过改善学校教育环境、考评方式、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等多种方式,减轻教师心理压力,指导教师学会自我调适,改进和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三、本学年工作思路
1、进一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我校十分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一把手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心理咨询室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管理和服务机构,是规划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服务的。由咨询室相关领导和教师负责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安排与落实。学校以心理健康教师带头上好示范课,班队课、品德课注重品德与心理健康课的紧密结合和相互渗透,同时充分以挥班主任教师的辅助功能和全体教师为基础的多种学科与活动共同教育、辅导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传播网,共同传播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加强学习促进教师的心理知识和教育水平
学校充分利用教研、业务学习时间,给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学习材料和案例,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学科的认知水平,能根据自己所学知识结合教学实际有计划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渗透,并能及时发现学生中出现的特殊和群体现象给予恰当的引导和疏导,让学生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自我调适能力。学校心理咨询室领导小组注重班主任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由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对正副班主任、任课老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指导,使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心理辅导工作。
3、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4、要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要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方面,为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从实际出发,采取改变量化考评方法,改变原有学习模式,创建宽松工作环境,丰富学校教工活动(教师节联欢活动,成立了学校篮球队、体操队等教师活动组织,每天正常开展训练、活动。),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学会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5、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初步的小学生心理问题探究,借助国旗下讲话、家长课堂、红领巾广播等多种渠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各种途径多次讲解和宣传心理教育的意义和标准。工作思路也不断转变:一是辅导对象从面向个体问题学生转向面向全员学生;二是辅导教师从兼职心理辅导教师的个别参与到全体教师的全员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三是辅导内容从单一解决现实心理问题的基础性心理辅导转向以解决发展性和预防性为重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四是辅导途径从单一的个别咨询发展到小组辅导,团体讲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开通“快乐信箱”等多种手段,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走向规范化、有序化。
(三)本学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工作为:
(1)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学科教学以及其它各项教育活动中,努力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即通过班级各科教学、班集体建设、班队活动、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管理以及整合班级内外、学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班级定期安排心理健康教育晨会课,并且与班队活动课相结合,针对班级心理现象进行及时指导和疏导。
(2)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要与思想品德课、健康课等相关教育内容有机结合,同时,利用多种途径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钉钉、微信、qq以及社区教育资源,建立学校和家庭、社会之间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
(3)用好“心理咨询室”阵地,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安排好值班表格,定期定时定点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疏导。各班推选一名心理健康联络员,对他们进行辅导培训,及时发现班级中有心理困惑的同学,能够与心理老师取得联系,共同帮助其尽早摆脱困境。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对全体学生进行沟通和咨询服务,咨询教师始终会以热情真诚态度启发引导。
(4)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利用橱窗、宣传栏、学校板报等阵地,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启发学生,让他们成为有独立的个性和比较完美的人。另外学校重视校园内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建设,给学生提供有利于健康成长的良好心理环境。
(5)学会鉴别一些重症心理障碍学生,向本地心理治疗机构转介,及时向师生以及家长公布苏州市未成年人健康指导中心热线电话(65202000)和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热线电(13771776000),支持鼓励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公益活动。
(6)配合教科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管理。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多方积累和采集心理健康教育资料,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7)开展好专题活动,自己要走出去学习,同时我们还将邀请专家老师进来指导,扩展视野,提高水平。同时也努力向心理专家以及兄弟学校同行学习取经,寻找一些差距进行弥补,为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
(9)、组织、发动教师积累经验,积极撰写心理健康教育个案、案例、论文,积极参加区、市心理组织的论文评比。
(8)做好心理资料的归档工作。初步学习对各项心理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的区分,然后着手建档。有专门的橱柜摆放学生心理资料,并加锁做好保密工作,不泄露学生个人咨询记录。
四、具体工作:
1、召开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包括专兼职以及班主任)会议,明确本学期的工作重点要求,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并作好反思记录。每学期至少交一篇心理教案。
2、调查我校各班父母离异和单亲的学生人数及他们的基本情况。
3、认真制订心理健康工作计划,布置好心理咨询室。
4、发动、组织教师撰写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引导教师从班级出发,撰写心理个案,积极参加区、市心理论文评比。
5、组织班主任学习有关心理辅导方面的理论知识。
6、对心理健康联络员进行辅导培训。
7、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交友、意志培养方面的团体辅导。
8、对五年级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
9、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资料积累,迎接苏州市合格心理咨询室的验收工作。
10、总结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情况,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2019年9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